设为首页 头部信息

环球速讯:花了1000万鸡出来的孩子,长大后月薪5000

2023-05-16 12:10:57 来源:凤凰网

那天在小红书刷到一个7000赞的帖子,有点感慨。


(资料图片)

下面的网友“看着看着就哭了,我幻想都不敢这么完美”,说下辈子也想投胎到这样的家庭里,从小就拥有无条件的财富和爱。

从孩子的角度看,确实生在了最最最最幸福的家庭里。从小学钢琴学架子鼓,每个假期都能出国旅行,想纹身就纹,想去英国留学就去,毕业了家里给买好房买好车,然后找个普通工作躺平,工资一分都不用给父母,一生没有压力。

但是一条高赞评论,立马让桑姐的代入体验180度反转——扎心啊,我分到的角色分明是这文中的父母啊。

富养孩子25年,光本科+硕士留学和直辖市买房买车就已经逼近千万,还不算从小各种兴趣班、出国旅行、好吃好穿的日常花销,花掉1000个达不溜都是少了说,然后孩子终于毕业了,月薪5000。

父母给孩子无条件的爱,并无论孩子成就如何,懂不懂反哺,都心甘情愿,毫无怨言,我相信有这样的父母存在。父母花1000万,体验了一把育儿的乐趣,可能他们也觉得物超所值,乐在其中。

但是桑姐的思想境界显然还没达到这个层次。

我之所以也不求孩子回报,完全是出于无奈——我不仅得想着给自己养老,还开始计划着给孩子养老,因为担心她以后搞艺术学哲学真的会饿死。

这个帖子的标题是“一个家庭向上走的核心”,这个家庭是不是“向上走”,就有了分歧。

有人认为这个家庭生活状态好,情绪稳定就是向上走。

也有人认为这个家庭实际上是“向下走”了,因为她的下一代可能就享受不到这种生活品质了。

桑姐不好评价别人家是向上还是向下,就说我家四代人的曲线吧,爷爷辈是农民,打过仗种过田进城务过工,到了爸爸这辈,有了第一个小飞跃——考上了211大学,有了省会城市的户口和房子。接着到了我这辈,又有了第二个小提升——985毕业,在北京工作买房,孩子5岁时带她到美国读书。

到这里为止,每一代人都没有摆烂,总是憋着一口要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劲优化了一小步。不过很可惜,看样子这条向上走的抛物线,可能就要在第四辈手上开始下坠了。

这事也赖我,从小想着要给孩子我没感受过的无条件的爱,完全没让她感受过生活压力,结果养出了一个过于佛系的孩子。小时候带她去哈佛的校园里转悠,我问她:以后来这个学校读书好不好?

她说,这个学校很好吗?

我说:当然啦,这是全世界最好的大学之一,只有最聪明最勤奋的人才能进来。

她撇撇嘴:那就算了吧!

孩子长大之后,前路越来越清晰,她喜欢的东西过于务虚过于快乐,就没有一样能养活自己的,目前这些行业的月薪大概就是3、4千刀的水平,有不少职业已经被人工智能第一批取代了。

到这个时候,桑姐才发现,我做不到“无条件的爱”,我其实也会隐隐希望:我的孩子,能继承家族向上走的这口气,在我们托举的新平台上,再来那么一小步。

我暗示过她:你的同学都说以后的理想是当医生当律师,你不想吗?

她一脸淡泊名利:对那些没兴趣,我就想做自己喜欢的事。

我还能说啥,月薪5000的幸福,稳稳的呗。

有个网友贴出了一段胡适的名言,来驳斥评论区境界不高的人:

但实际上,文人抒情起来写的东西,连自己都唬住了。胡适自己根本也从未做到什么“无条件的爱”。

说了什么都是人设,他做了什么,才是本心。嘴上说着我不会掌控你的人生,但这篇带着“你不觉得可耻吗”“你自己不争气”“不必去国外丢我的脸”诸多PUA内容的书信却是实实在在地寄到了儿子的手上。

儿子胡祖望在他的严格push下,虽然没有巨大成就,但也没辱没他的名字“祖望”。

他和爸爸胡适一样,进了康奈尔大学,主修机械工程,毕业后成为了中国航空公司的工程师。胡祖望的儿子胡复,也读了康奈尔大学。如果故事到这里为止,还是一段祖孙三代同藤校的佳话。

但富不过三代这句,仿佛是一句谶语。

胡复后来并没有重现父辈辉煌,只在美国薪资司下属的一个小项目任负责人(百度百科说他担任“美劳工部争议司司长”其实不确),平淡一生,终身未婚未育。

胡适的另一个儿子胡思杜,只喜交际玩乐,碌碌无为,留学八年,连一张毕业证都没有拿到。27岁那年,思想进步的他不愿意随父母去台湾,为了表示自己的立场,他把父母留给他傍身的财物上缴,并在报纸上公开与父亲割席断绝关系,骂他是走狗、敌人。但最终命运的齿轮还是绞杀了他,在36岁那年,他不堪受辱,精神崩溃自杀。

胡适也没逃过一个家族从兴盛到消亡的命运。

知乎上有人提问,一个家庭跨越阶层需要几代人的努力?

这位答主实诚,向上跨越需要三代人的努力,向下跨越只要一代就够了。

谁说现在阶层固化了?只是向上走的通道固化了,但向下走的大门却一直向咱们热情敞开着。

有道是,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不如一代强。

最近更新

最新资讯

    月度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