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头部信息

福建通报8起扶贫领域腐败问题典型案例

2016-12-13 10:32:08 来源:原创

     作者:小晨曦

          近日,福建省纪委通报8起扶贫领域腐败问题典型案例,共涉及8人,其中科级干部3人,科级以下党员干部和村干部5人。(12月13日人民网)

某些人运用公共权力谋取私人利益的行为,其行为主体、动机、方式与后果,都有较为明确的界定。,当某个群体感到其核心利益在正式政治体系内被忽视或被认为是非法之时,这一群体的成员就会被吸引到那些获取影响的非正式渠道中去,而这些渠道又往往以腐败的形式表现出来。

扶贫领域咋成了腐败“重灾区”?一是长期以来一些地方特别是基层涉农领域的腐败屡禁不止、屡打不灭,可谓根深蒂固;二是近年来投入到基层的扶贫资金越来越多,给腐败滋生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三是涉及贪腐的基层干部大多党性不修、政治信仰薄弱、底线意识差、政治免疫力不强,缺少对党纪法规的敬畏,在贪婪的左右下,肆无忌惮、为所欲为,视法纪为“纸老虎”;四是扶贫对象量大面广、资金渠道和管理使用环节多、基层财经制度不健全、资金监管不到位、相关信息不对称、群众维权意识和监督意识薄弱,客观上助长了“蝇腐”的嚣张气陷。扶贫领域的腐败之所以猖獗,关键还在于项目申报、审核、审批、检查、验收、资金发放等环节缺

   因此我们应该有惩治和预防扶贫腐败的决心”一个个“扶贫腐败”的案例发人深省,党员干部应该有所警醒,要引以为戒,树立起牢固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才能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只有依靠制度管住了权能斩断贪念,回归到服务人民,奉献轨来。

   从公布的几件典型案例中不难看出,扶贫领域腐败的具体表现形式有以下几种:虚报冒领,侵占贪污;吃拿卡要,优亲厚友;克扣挪用,挥霍浪费;意识淡薄,纪律松弛。不难发现,宗旨意识淡薄、法纪观念不强、制度机制不健全、监管措施不到位等等是滋生腐败问题的几个重要原因。

所以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出“重拳”预防和惩治扶贫领域腐败问题。首先是强化教育引导,确保党员干部政治正确、思想端正、行为得当。结合“两学一做”专题教育,利用各种媒介,紧盯重要时间节点,向全体党员干部重申纪律要求,强调底线红线,筑牢思想防线。其次是完善制度机制,堵住项目、资金运行过程中的漏洞。要以制度建设为重点,建立健全“防风”“防腐”科学管用的预防机制。将项目、资金全程纳入制度机制的监控体系中。再是坚持公开公示,将项目、资金全程置于阳光之下。